金氏名人堂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金氏名人堂 
“瑞安林垟金家”满门才俊享誉两岸 金恒镳讲述家族秘闻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5-16 8:56:51 ]

“瑞安林垟金家”满门才俊享誉两岸 金恒镳讲述家族秘闻

12

490162_shaohr_1526303682312

“我希望可以为爷爷建一座纪念馆,把我们家的文化遗产安放于此。”8至10日, 温州中学原校长金嵘轩之孙、台湾森林学家金恒镳在温州肯恩大学演讲。其间,他畅谈“瑞安林垟金家”百年风雨。

金恒镳,1942年出生于温州,祖籍为瑞安林垟(现瑞安市南滨街道)。7岁时随父迁居台湾,是中国台湾知名森林学家、作家、翻译家。著有《山中的一个钟头》等5本著作,并有《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缤纷的生命》等20本译作。

1

金恒镳外形清瘦,着装简朴。76岁的他讲话中气十足。

“我家兄弟姐妹6人,我是老三,上有一兄一姐。”回忆儿时,他说:“小时候台湾经济条件比较差,孩子们大多赤脚,连球鞋都穿不上。虽然父亲是教授、作家,但家里条件不好,饿肚子也难免,这导致我对吃穿要求很低,衣服鞋子几乎是家人穿过后给我的。”金恒镳指着脚上的皮鞋说,这双鞋就是他大哥穿剩的,他穿上后已经穿坏了好几次鞋底。

在生活上奉行“极简主义”的金恒镳爱读书。“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书,那时我不爱运动,就喜欢看书,除了家里的,我还经常去图书馆看,借书卡每年都用去好几本。”每次出远门,他包里也总放着书。

金老先生退休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写书和翻译书籍上。“虽然我研究的是生态学,但从小受文学熏陶,爱写一些散文,用浅显的文字来推广自然生态观念。”

2

定居台湾后,金恒镳一家一度与温州亲戚断了联系。1997年,民盟温州市委会和市教委联合举办金嵘轩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金恒镳才回到故乡和亲戚们见面。之后,他每隔一两年就回来省亲。

2011年,市工业科学研究院找到金老先生,希望他能出任顾问并在温开展科研项目。于是,他和科研团队来温考察,帮助建设浙南-台湾生物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并寻找实验地开展国际先进的自然生态大样地研究。

经过走访调查,他们最终选择在泰顺县乌岩岭,按照全国统一技术标准建设9公顷森林动态样地,开展“森林动态学”研究。并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南-台湾生物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乌岩岭保护区管理局三家单位联合建设中国乌岩岭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长期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

“金恒镳老师的科研团队在森林动态样地研究方面比较有经验,研究方法和技术都比较前沿。”市工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产业处有关负责人说。

“温州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大样本的自然生态研究。另外,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先进的研究方法。例如该区域我们要给每个小样方内胸径大于2.5厘米的木本植物进行种类识别、挂牌、定位、胸径与高度测量及第一次调查,并计算出系统参数。其中,像给植物定位是非常困难的,它的间距太小,GPS定位不了。我们就用经纬仪定位其具体精确位置,让每株植物都能呈现在电脑系统里,并能让我们在5年后还能精确找到它。”金恒镳说,协助完成样地建设后,他就退休了,逐渐退出该项目。

3

5月9日,在金老先生的堂兄家,金老先生和亲戚聊起了祖父金嵘轩。

资料显示,金嵘轩(1887年~1967年),原名金桐熙,日本留学回国后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尤其是在温州中学危难之际,三次出任校长解其危困;提倡名师兴学,邀请朱自清、沈炼之、陈铎民等名家来校任教;为筹措教学经费,不惜变卖自家的田产。之后,他还曾出任温州市副市长等职。

“爷爷为了筹措教学经费,把祖宅、田产都卖了。所以小时候父亲叔伯都是分开居住的,逢年过节才聚在一起。那时候我还小,见爷爷的次数不多,对他的印象很模糊。关于他的事绝大多数是从父母、兄长那儿听来的。”在金老先生眼中,祖父是一位只读圣贤书,以圣人为榜样的知识分子。“他从来不会特意教什么,听哥哥说爷爷不爱说教,只是鼓励他读书。”

在金老先生眼里,父亲金志超(笔名金溟若)是一位爱家而有正义感的人。他父亲自小在日本求学,精通日语。“父亲就连看《水浒传》《西游记》都是日语版的。他的中文不好,回温省亲时日本地震,祖父便让他在温读书,请朱自清先生教他中文。他的笔名金溟若也是朱自清先生为他取的。他和鲁迅先生一样在日留学期间弃医从文,因卓越的日语和翻译能力受到鲁迅先生的器重和推荐,成为北新书局的签约作家。”金老先生说,“父亲翻译日文书很快,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时候他翻译好一张稿纸就笑着对我们说‘这张是你的球鞋’‘这张是你的书本’。他对我们也不大管。我想叫他帮我选书,他就说‘你自己去看,看得多了你就会选书了’,我叫他教我写作,他就说‘你自己去写,写得多了就会写了’。”

4

金老先生说,百余年间,“林垟金家”走出了不少人才,满门才俊享誉海峡两岸,其中有教育家、作家、医生、科学家等。

据《金氏宗谱》记载,金嵘轩育有三儿两女,多留学日本。其中,大儿子金志超是鲁迅器重的作家、翻译家;次子金志庄、小儿子金志纯均为当地名医;女儿为金志晨、金志昭。目前,金嵘轩的子女中,只有93岁的小女儿金志昭在世,她原是眼科医生,现定居美国圣地亚哥。

到第三代“恒”字辈,从政、从文、从教、从医者也甚多。从政者如金恒景,曾为瑞安市副市长;从医者如金恒淙、金恒洸等;从文者如文学家金恒杰,著有《巴黎的蛊惑》《法国当代文学论集:由英雄的人到人的泯灭》等;金恒炜曾任台湾《当代》总编,擅写评论。从教者如北京大学教师金恒亮等。

第四代为“振”字辈,从医、从文者也不少。

近年来,金嵘轩后人一直为在家乡设立金嵘轩纪念馆而奔走。据了解,1997年,为纪念金嵘轩先生诞辰110周年,林垟小学开辟一教室设置小型的金嵘轩纪念馆。之后该教学楼因危旧被拆,金嵘轩纪念馆便不复存在。该校校长说:“已经计划修建综合楼,并打算在楼内设置金嵘轩纪念馆,但因经费等原因,综合楼到2019年才有望启动建设,而纪念馆的规模也有限。”

“现在我和亲戚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希望能为祖父建一座纪念馆。如果纪念馆建成,我们会将家族所有史料、书籍都贡献出来,这对瑞安来说也是一笔值得保存的文化遗产。”金老先生说,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希望瑞安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帮忙筹划。